- 吉州窑是中国现有保存完好的古代名窑遗址之一。它始于晚唐,兴于 五代 、 北宋 ,极盛于 南宋 ,而衰于元末,距今已有 1200多年的历史。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吉州窑,坐落在江西省吉安市,宋时与定、磁、钧、耀、建等窑齐名。 吉州窑是中国古代黑釉釉瓷生产中心之一。所产瓷器种类繁多,已发现的瓷形有120余种。按胎釉可分为 青釉 瓷,乳白釉瓷,绿釉瓷 ,黑釉瓷, 彩绘瓷 , 雕塑瓷 和玻璃器等。
- 吉州窑陶瓷在中国宋元时期是重要的商品之一,它为促进中国和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。世界各地的很多博物馆和收藏家都藏有吉州窑的名贵产品。1975年,在东京博物馆举办日本出土的中国陶瓷展览,吉州窑的兔毫斑、鹧鸪斑和玳瑁斑成为传世珍品,日本国珍藏的剪纸贴花盏被誉为国宝。1976年,在新安海域发现一艘开往朝鲜、日本的中国元代沉船,从沉船中打捞出1.5万余件中国的古陶瓷,不少属吉州窑烧制。韩国中央博物馆陈列的42件吉州窑瓷器被视为稀世珍品。英国博物馆所藏的吉州窑产凤首白瓷瓶堪称瓷中尤物,木叶天目盏则被列为国宝。
- 自1982年成立了“吉州窑古陶瓷研究所”和“吉州陶瓷厂”后,吉州窑的名贵产品逐步得到恢复,有的仿古瓷、陈设瓷相继进入了美、英、法、日等国。
- 从北宋开始,酱褐釉瓷停烧,乳白釉瓷继续烧造,但形制已发生变化,同时增加了新的 黑釉瓷 品种。 。南宋时期的黑釉瓷有 芒口 、 敛口 、卷唇、深腹、外黑内白釉碗、盘、芒口薄唇碟、罐、瓶、注壶、鼎、杯和器盖等。芒口、底足矮内凹.为吉州窑黑釉碗、盏最常见的特点,且多施满釉。 元代时期的黑釉瓷有碗、碟、杯、高足杯、罐、黑釉彩绘折唇盆、扁腹壶、鼎、器盖、镂空炉和褐釉柳斗纹罐等。碗盏、杯多芒口,腹斜削,较粗糙。折唇盆这种胎型装饰为宋代所不见,与元代仿银器作风近似。长颈瓶元墓常有出土。黑釉瓶与元代 梅瓶 风格接近。各式器盖和白色乳钉纹作风以及镂空和半环形小钮装饰在 南朝鲜 海域中国元代沉船的大批元瓷中已有发现。荷叶形器盖也是元代瓷器盛行的一种。
- 黑釉并不是当代人喜爱的颜色,且历代产量都不多,到了宋代,为了观茶色和斗茶风尚的需要,故大量烧制黑釉茶盏。吉州窑很讲究装饰,以采用剔花、印花、彩绘、剪绘、贴花和堆塑等多种装饰方法。尤其以茶盏的木叶纹和黑釉剪纸贴花凤鸟,梅枝等纹饰为突出。木叶纹是吉州窑的创烧产品,使用真树叶为标本,贴在坯体上,然后施釉,入窑烧制后树叶的脉络便清晰地留存在器物上,图案清新及其逼真就像漂浮于茶水之间。
|